园林园艺学院召开乡村振兴科技服务专家座谈会
——共谋科技推动弋江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
3月28日下午,园林园艺学院组织召开乡村振兴科技服务专家座谈会,专题研究弋江区特色经济作物高质量发展工作,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产业教授宋卫兵、乔保建和安徽师范大学阚显照教授受邀作技术指导。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徐礼英主持,青年博士顾鑫、郝菁、许辉、陈龙等参加座谈。
会议围绕弋江区特色经济作物全产业链培育、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地方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研讨。专家们基于学科前沿,结合弋江区资源特色,就产业布局优化、科技强化及校企合作深化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会上,阚显照针对紫云英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性提出将现代基因测序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有机结合,通过构建花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加速优质基因型筛选进程,为推进绿肥作物分子育种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路径。乔保建博士提出围绕“芜湖大米”绿色栽培技术攻关,通过科学设计“多区多点”田间对比试验方案,运用现代先进设备进行全程数据采集,结合南陵早粳、弋江香糯等多个主栽品种的生育期差异、抗逆性特征及品质指标,制定了涵盖浸种催芽、栽培管理、加工检测等多个环节的技术标准规程。宋卫兵首席专家结合自身多年扎根农业一线的宝贵实践经验,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局,深入剖析了弋江区特色经济作物在种植技术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他总结强调,将“芜湖大米”和“峨桥茶叶”两大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提升工程作为当前弋江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要着力突破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优质稳产抗逆良种选育等关键核心技术,这既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江淮粮仓”提质增效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专家们提出的技术路径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操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工作遵循。学院表示在学校坚强领导下,依托省科技特派团平台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特色经济作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许辉 文/陈龙 审/徐礼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