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院风采  >  正文

我校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无人化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年会论坛
发稿:丁晶 审核: 徐礼英  发布日期:2024-12-02

近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行首届中国无人化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年会论坛,特邀请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祖云以及华南农业大学赵润茂博士作专题报告。

中国无人化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安徽中科智能感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三家牵头成立,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上下游企业100余家,一年来员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推广、“新农人”人才培养等工作,持续推动无人化农业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在此次论坛期间进行了展示,吸引了与会代表的目光,收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扬。

戴祖云董事长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了我国蔬菜种业的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代表性种企的概况以及我国蔬菜种企的未来展望,他指出,我国蔬菜种业在面积少产量高、供给充足的同时,还存在多、乱、杂、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仍有较多的弱项和空白、同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江淮园艺作为长三角代表性种企,坚持长远规划、自主研发、人才培养、资源与无人化技术探索以及国际化道路,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和突破。

共同体牵头高校、理事长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赵润茂博士为我们分享“水稻无人化智慧农场”的关键技术与实践。“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是一个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赵博士通过展示无人化智慧农场关键技术和无人化智慧农场实践,深入剖析了水稻无人化智慧农场的现状、挑战与未来,描绘了一幅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蓝图。同时,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农业创新与发展的基石。而要实现种子的最大化价值,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共同体成员单位一行参观了南陵云菇小镇,该镇率先以“机器换人”升级换代替代传统的种植模式,加大对食用菌专用装备的引进和改造力度,采取“二场制”专业化生产,利用无人化装备日产菇菌棒可达4万袋以上,有力地保障了大型生产基地的菌棒需求,着力提高菌菇的生产效率,减轻从业者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先后在一批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组建的公司和成立食用菌行业协会带领下,逐渐成为集科研、培训、生产、加工、销售,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科技型企业及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完善“公司+基地+协会(专业化合作组织)+菇农”的经营模式,此举措不但开辟了新的农业资源,在保障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村发展循环经济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

  •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跨区域汇聚产教资源,有效促进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在过去的一年,我校作为共同体牵头职业院校,积极整合共同体内企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资源,致力于打造一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新专业、新课程、新教材、新标准,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一批新时代工匠人才;要集聚一批行业高端人才,产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果,形成共同体评价评估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文/丁晶 图/黄千姿 审/徐礼英)